讓人社為民服務“直通車”直達民心
57歲的老朱原系山丹縣金冶公司職工,從事高溫特殊工種9年,2003年下崗后幾經周折,憑借著過硬的技能,又就職于山丹某耐火材料公司。因歷史原因,老朱招工一年內雖從事特殊工種,但原工作單位并沒有為其繳費養老保險費,缺少8個月繳費年限、無法認定審批提前退休成了橫亙在老朱面前一道過不去的坎。人社為民“直通車”啟動試運行第一天,前來市民大廳辦事的老朱,抱著試試看的心態。通過山丹縣向人社局“直通車”窗口反映了相關情況,工作人員及時受理了此事,并協調社保中心、局社保股協同辦理。經對其檔案資料認真審驗分析,并與縣工業局多方溝通求證,對老朱1986年3月至1986年10月期間應繳未繳養老保險費進行了補收,重新認定了從事特殊工種年限。最終,經上下銜接、多方配合,老朱順利辦理了特殊工種退休手續。意外的驚喜令老朱喜上眉梢,激動地握著“直通車”工作人員的手連聲致謝。

解決像老朱這樣群眾遇到的“煩心事、揪心事、操心事”,正是設立人社為民“直通車”的初衷。甘肅人社為民服務“直通車”2月28日啟動試運行以來,為了確保企業和群眾“求助有門、受助及時”,省人社廳加強統籌協調,建立日調度、周報告工作制度,全面調度和指導市、縣兩級“直通車”試運行工作,及時了解掌握情況,確保“直通車”各項工作有序推進。截至目前,全省各級人社為民服務“直通車”共提供各類咨詢服務和業務辦理事項12000余件,受到辦事群眾的一致好評。

各地人社部門圍繞化解群眾“急難愁盼”問題,規范工作標準,創新工作方法,大力推進人社服務優辦快辦,持續提升服務質量,力求讓群眾少跑路、不跑路,著力為辦事群眾提供更加暖心、更加貼心的服務。金昌市人社局實行“正常事項到常規窗口辦,急難愁盼事項到直通車辦”的工作機制,推行“12345”工作模式(即:“一窗口”“兩區域”“三舉措”“四服務”“五制度”),設置24小時預約服務專線,建立局領導周值班、科室負責人日帶班的工作機制,主動回應訴求,切實解決企業和群眾“急難愁盼”問題,讓人社服務更有“廣度”、更有“溫度”。白銀市人社局在設立“直通車”基礎上,創新設立“母嬰室”,放置“母嬰護理百寶箱”,讓母嬰和孕期的準媽媽們在辦事過程中得到關愛;同時設立“愛心驛站”,以解決環衛工人、外賣小哥等群體遇到的就餐、飲水、如廁、避雨、休息等實際困難。


為民服務只有起點沒有終點。下一步,人社為民服務“直通車”在省人社廳和各級人社部門的共同推動下,將進一步大膽探索創新,積極獻言獻策,主動擔當作為,形成工作合力,推動人社為民服務“直通車”順利運行并高效推進,把為民“直通車”打造成宣傳政策的窗口、暖心服務的窗口、化解矛盾的窗口,努力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、幸福感更持續、安全感更有保障,讓為民“直通車”直達民心。
相關新聞
- 2017-01-20隴周刊(2017年 第3期)
- 2017-01-26隴周刊(2017年 第4期)
- 2017-02-10 隴周刊(2017年 第5期)
- 2017-02-17 隴周刊(2017年 第6期)
精彩推薦
關注我們



